首页

变换饵罪系列

时间:2025-05-29 08:16:30 作者:草原深处的“候鸟守望者” 浏览量:88695

  【解说】为什么中医药这一独特的体系会诞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医药传承的核心是什么?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创新?“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国医大师张伯礼近日赴加拿大多伦多出席世界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期间,接受中新社“东西问”采访,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医大师 张伯礼

  中医药的传承,最应该传承的是它的理念。它的天人合一,人和自然要和谐发展,它的整体观念;它对每一个病人的辨证论治,不仅重视疾病,还要重视病的人。中医药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把中医、古老的中医药赋予时代科技水平,就用现在的大数据,一些新的IT技术,能够赋能给中医药,让中医药能够进入新的时代,达到现代科技水平。这是(中医药)创新的主要内容。

  【解说】张伯礼一直致力推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面对中西医两种不同的体系,寻找到结合点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他看来,中西医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最重要的是优势互补将患者的疾病治愈。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医大师 张伯礼

  我们希望在(面对)一个病的时候,西医发挥西医的长处,中医发挥中医的长处,如果能够结合,优势互补更好。(感染)新冠病毒重症的病人,我们一定要强调中西医结合。因为病情发展很快,中药起效慢。(可能)等你还没起效,人就没了。所以我说呼吸机也好,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也好,是必须要上的,这是要保命。但是有些病人出现的症状,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痰粘咳不出来、肺的渗透不吸收。这些问题,西医又很棘手,中药有效果。所以对这个病人,西医保住命,中医来用这些药改善这些症状,改善这些病理,共同把病人治好。所以真正治好了(患者),你就别分了,哪一点儿是西医的,哪点儿是中医的,西医的贡献是百分之几十?没有必要了,救命重要。所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解说】张伯礼谈到,他对中西医结合非常有信心,这是大势所趋。

  【同期】像糖尿病,西医降糖,中医治疗并发症。西药的降血压效果非常好,但是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的伤害,西药没有什么药合适,中药有。这都是结合点。(中西医结合)是大势所趋,必须是这样的。所以原来我提过,中医的理念、西医的技术,一结合,就是未来(趋势)。

  【解说】为何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下才能产生中医药这样的医疗体系?张伯礼介绍,中华民族赓续不断的悠久历史造就了如今积累深厚的中医药体系;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创新性和时代性让其永葆进步的活力,也为中医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医大师 张伯礼

  (中国)古代的科技的水平,就是它没有实验科学,主要是一个观察。很多就是在实践中慢慢地、不断地历代去积累,历代地去丰富、升华。先(发现)穴位,后来有了经络,后来有了不同的刺法,一直到现在的针灸。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非常的智慧,又善于总结经验。它一直能发展到今天,自成体系,所以到了今天。西药到现在只有两个药(历史)过了百年,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我们的金匮肾气,2000年了还在用。为什么?就是它的源于自然,它是多个药物组成的复方,它的生命是持久的。21世纪是复方的世纪,对待复杂性疾病,中药这种调理,这种复方的多靶效应的治疗,是方向。

  记者 余瑞冬 多伦多报道

责任编辑:【吉翔】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浙江宁波试点设立“人大观察站”

2022年度东莞市茶山镇经济发展局部门决算》显示,该局主要承担发展和改革、外事、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技术、商务、军民融合、金融等工作。负责拟订辖区内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机构设置和级别等资料暂缺。

渝昆高铁渝宜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约翰逊此前曾对记者表示,“我们认为我们会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务”,但由于众议院共和党人坚持的保守政策附加条款对民主党人来说无异于毒药,前进的道路仍不明朗。美国众议院“自由党团”(Freedom Caucus)已经向约翰逊发出警告称,如果不能确保他们的政策附加条款,他们宁愿采取另一项权宜之计,而不是他们担心约翰逊可能会与民主党人闭门谈判的综合方案。

王鑫:文化不仅只有可口可乐,可乐原浆不必同一个味道

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天水市,是甘肃第二大城市。这里不仅有畅销海内外的“花牛苹果”,还有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是伏羲文化的诞生地和发祥地。

文脉华章|弦歌不辍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加强各领域、各层级交往交流,坚持互尊互信、互利互惠、互联互通,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加强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合作,以高水平自由贸易和更开放的产业政策推动两国合作向更可持续、更宽领域迈进。中方欢迎更多智利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赴智利投资兴业,希望智方为中国企业提供透明、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愿同智方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内沟通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全球供应链畅通稳定和全球南方共同利益,共同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

当前,中国—东盟正在把推进产业合作作为区域产业链合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打造新的生产力和发展优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